“二十九,蒸馒头”。
尾月二十九,山西太原古县城的一家“花馍研习社”里,面塑技术人续爱花还在忙着蒸花馍。枣山馍、元宝馍、年年有鱼、花开贫贱……热火朝天的花馍一出锅就贩卖一空。
面塑,官方俗称“面花”“花馍”等,是源于山东、山西、北京等地的中公民间传统艺术之一,以面粉为主料,捏面艺人用双手跟简略东西塑造出人物、植物等宛在目前的艺术抽象。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等,大众都市捏面塑。
“小时间,最繁忙的就是尾月二十九,没捏花馍就不算过年。”续爱花说,“各人聚在一同热气腾腾蒸花馍,祭奠的‘枣山’,孩子们爱好的‘鱼’,另有‘十二生肖’,比谁做得精巧,欢声笑语中就过年了。”
1月10日,面塑技术人续爱花制造“蛇盘兔枣山面塑”。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
谈话间,续爱花拿出多少块醒发好的黑色面团,经捏、揉、压、切、划等,宛在目前的“蛇盘兔枣山面塑”就做好了。
“只盼望能将这门新手艺传承给更多年青人。”来自山西定襄的续爱花11岁就开端随着奶奶进修“定襄面塑”技能,从最简略的“面人”“鱼”等小作品,到庞杂的“贫贱安全”“立刻发达”“九狮拱菊”等主题面塑,40多年,她的作品逐步遭到国内外大众爱好。
2008年,面花(定襄面塑)当选第二批中国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。2009年,续爱花成为面花(定襄面塑)的山西省级非物资文明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
1月10日,续爱花展现本人计划的蛇元素创意面塑作品。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
“往年春节时期,除了传统敬神祷告的‘枣山’等面塑,还计划了一些蛇元素的创意面塑作品,‘蛇盘兔’寄意‘辈辈富’,蛇馒头上装点一对灯笼寄意‘红红火火’等。”续爱花告知记者,计划面塑将官方典故与美妙寄意融入此中,表现了文明传承。
比年来,续爱花研发了诸多纯手工纯自然果蔬花馍,还推出了丰盛多彩的面塑主题研学课程。
“一开端传承比拟艰苦,年青人不肯意学,我也很焦急。”续爱花说,跟着文明游览业的开展及非遗“进校园”“进社区”等运动增多,面塑作品以文创产物等新情势走进民众生涯中,“年青门徒越来越多,他们带着新头脑、新创意,为面塑艺术注入新活气”。(完)